根据《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9月7日下午,我校在5号教学楼录播室组织开展以《局部解剖学》集体备课为主题的“线下集体备课示范交流”活动。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斌出席活动,教务处、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以及点评专家,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西南临床医学院教学科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等参加活动。

李雪斌副校长活动中致辞,他指出,集体备课是我校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进一步做好新学期集体备课,李雪斌副校长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任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抓好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规范集体备课,充分发挥育人职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各基层教学组织要注重总结与提升,把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教学骨干和标兵,严格落实和规划教学大纲,多措并举,不断探索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希望各基层教学组织通过本次集体备课示范交流活动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做到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以点带面,积极营造建设高水平基层教学组织的浓厚氛围。

在讨论交流环节中,各教学团队根据《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与课程思政、课程设计、教育技术应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反思及课程考评等相关内容进行集体备课示范演示。在随后的点评中,黎淑芳院长指出,集体备课的主要难点在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重点与临床实践案例的结合,她建议集体备课的教师参考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充分发表意见,积极讨论,形成教案,并在课后进行反思。黄秀峰主任在总结时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总结了我校集体备课的特色与创新。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离不开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集体备课是我校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集体备课凝聚参与者的智慧,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思路的开拓。我校基层教学组织重视与规范集体备课,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医学人才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